坊子区第二实验学校:打造一体化全景式劳动育人新样态 全球快看点
大众网 潍坊报道
(相关资料图)
潍坊市坊子区第二实验学校将劳动教育作为学校“六小灵童课程体系”中“童梦课程”的重要载体,以“创造美好生活,实现人生梦想”为育人导向,以劳动教育主题为实施内容,以项目化学习为实施方式,以“节会融合、五育融合、思政融合、家校社融合”为实施原则,构建起一体化、全景式劳动育人新样态。
01目标一体化
以“创造美好生活,实现人生梦想”为理念,以“形成基本的劳动意识,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。发展初步的筹划思维,形成必备的劳动能力。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,塑造基本的劳动品质。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,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。”为总目标,制定形成各年级具体目标。各年级目标体现“劳动观念、劳动能力、劳动习惯和品质、劳动精神”的一体化,涵盖日常生活劳动、生产劳动、服务性劳动,且体现螺旋上升、梯次推进。
02内容系统化
对应课程标准中的10个任务群,设计9个劳动教育主题,分别为小小整理家、小小雷锋、小小农耕家、小小艺术家、小小工艺家等,不同主题对应不同任务群,不同年级的学习内容由易到难、由浅到深,实现了螺旋上升、梯次推进。
03实施项目化
各年级立足上述主题,借鉴夏雪梅项目化学习的六个维度,进行主题式项目化学习,全面提升劳动教育质量。将劳动教育与语文、数学、科学、道法、音乐等学科融合,加强对学生辛勤劳动、合作劳动、劳动光荣等方面的教育。
04育人融合化
与节会活动融合,实现工作统整、资源整合,文化传承。在劳动各个阶段渗透劳动价值,实现五育融合,内化价值。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、革命文化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课程,增强课程思想性,实现思政融合,坚定信念。家长参与到劳动实践、劳动成果展示、劳动教育宣讲等过程中,成为课程内容的指导者、引领者,实现家校融合,形成合力。
05评价多元化
评价主体多元,通过自主评价、家长评价、教师评价,实现日常生活劳动常态化、生产劳动主动化、服务性劳动多样化。评价形式多元。结合劳动教育清单内容,每周评选劳动实践小明星;结合劳动教育主题,进行劳动主题成果展示,评选劳动榜样;根据学习内容每学年以主题展馆形式展出学生优秀作品。
06资源全面化
以厨艺坊为主的日常生活劳动体验场所,以校外实践基地为主的服务性劳动体验场所,以班级体验角为主的种植体验场所,以童耕园为主的农业生产劳动体验场所,让学生的劳动空间、劳动资源、劳动体验得到全方位保障。